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我们的节日”系列 >> 2023
龙抬头|启一岁福祉,愿幸福长随

“二月二日春意动,东风生物来无垠。”农历二月仲春时节,东风在旅,草木萌动,谷鸟啼鸣,世界一派欣欣向荣。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传统节日“龙抬头”,其说辞源于古老天文学。古人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象作为坐标,俗称二十八星宿,东方七宿排列似龙,被称为“东方苍龙”。此日其中的“龙角星”从地平线上升起,故称为“龙抬头”


上古时期,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人们常在仲春敬龙庆贺,祈龙消灾赐福,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世农历二月初始终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吉日,多有庆贺活动,直到元代,农历二月初二被明确为“龙抬头”,并逐渐在发展中形成了引龙、扶龙、采龙气、起龙船、放龙灯、剃龙头等一系列节俗。

中国美食文化渊远流长上万年,在新启耕事的“龙抬头”节里自然也不例外。唐代长安人将二月朔日(即农历二月初一)作为特殊日子,食“富贵果子”(小食、点心)迎富贵;宋代从宫廷到民间行“挑菜”;正式确立之后还形成了一整套食俗,谓之“吃龙食”,“龙食腹中藏,金银堆满缸”说的便是此俗,且每种美食都以龙的身体部位命名,内涵丰富,甚是有趣。


中国历代对于龙的形象均有记载,但各有不同,东汉王充《论衡》中载龙头为马首,宋人罗愿《尔雅翼》中称龙“头似驼”,宋代画家董羽则认为龙头似牛……但在“吃龙食”中,龙头则是猪头,而吃龙头也是“吃龙食”中最为隆重的。

猪头自古就是供祭神灵的三牲头之一,宋代《仇池笔记》中还提到过一个故事。相传王中令(王彦超,五代后唐著名将领)平定巴蜀后,农历二月初二这日,突感腹中饥饿,于是闯入一乡间小庙,庙里有一僧人正在饮酒,王中令大怒,欲拔剑杀之,不想僧人对他全无惧色,王中令向其讨食,不多时和尚便献上一道“蒸猪头”,并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

王中令边享用美食边听着赋诗,觉得甚是有趣,遂封其为“紫衣法师”,二月二吃猪头肉的风俗也就此流传开来,也被赋予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寓意。


其二是“龙眼”。提及“龙眼”人们首先想到的定然是水果桂圆,而二月二里的龙眼还有另一种说法为馄饨。馄饨皮薄,煮熟后便能隐隐看到其中的内馅,加之形状圆圆滚滚,形似龙眼,又十分味美,由此被人们赋予了“龙眼”的吉祥名称,成了“吃龙食”的一部分。二月二吃“龙眼”,寓意着新的一年能够明辨是非,规避风险,火眼金睛,找到商机。


被称作“龙耳”的饺子与“龙眼”类似,都取耳聪目明之意,而饺子不仅形似耳朵,更似元宝,本就是冬至、年节等吉日常用的节食,在二月二这样的吉祥日子里,便也借其招财进宝、财运亨通之意,祈愿一年农事能够大丰收。


龙作为古代神话中的神物,呼风唤雨,虽先人认为其善变化,“能细能巨,能短能长”,但也不是人的体型所能比拟的。“龙抬头”时正值春日,有“咬春”寓意的春饼正是应时美食,于是人们就按自己想象中龙的身形,将巴掌大小的春饼喻为“龙鳞”,天津地区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煎制作法,面饼出锅后闪着“金光”,更加形象生动。


面条是我国起源于我国的传统食物,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到如今已有数以千计的面条品种。在“龙抬头”里吃面条称为“吃龙须”不仅又长又细,且口感劲道,寓意着好日子长长久久,越来越顺利,“缕缕丝丝缘可系,年年岁岁意相牵。”


我国北方地区还会在龙抬头里“吃龙胆”。此“龙胆”为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油炸糕,个儿小、皮儿薄、花样多,表面炸得金黄,内里用豆馅、菜馅或是糖馅,外酥里嫩,回味无穷。“吃龙胆”不仅有“壮胆”的寓意,由于其多用甜馅,因此也是新年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的美好祝福。

南方地区虽没有“吃龙胆”一说,但此日江浙地区也会食用一种形似人腰状的塌饼,名为“撑腰糕”,寓意来年腰板硬朗、不惧风雨。清代诗人蔡云亦有诗云:“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除上述之外,人们还将炒饭中的米饭喻为“龙子”,将水煮蛋喻为“龙蛋”等等,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吃龙食”不仅展现了先人们的巧思与智慧,也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盼。

由于岁差,每年的“龙抬头”具体时间不一。今年“龙抬头”的时间为晚上十点,来得稍晚些,不妨备上一桌“龙食”,与亲友围坐倾谈,共启一岁福祉,祈祝幸福长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