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我们的节日”系列 >> 2023
清明节|也教插柳纪年华

  清明焕春回,烟灰一缕带泪飞。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其由早期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演变而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至今不辍。

  清明节有两大节俗主题——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唐宋时期更是融合了节期相近的寒食节、上巳节,由此也使得其节俗众多,除最重要的祭祖与踏青之外,植树、放风筝、拔河、荡秋千、斗鸡、蹴鞠等都是耳熟能详的清明节传统节俗。

  但在一众节俗中,有几项如今则鲜有人知,那便是关于柳的清明习俗。

插 柳

  关于插柳一俗的起源众说纷纭。一说是为了纪念农事祖师神农氏,将柳枝插于屋檐下,可预测天气,古谚“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便由此而来。宋人赵元慎也曾在诗作《寒食》中写道:“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

  另一说则与宋代词人柳永相关。相传柳永放荡不羁,花街柳巷之中,无不对其倾爱有加。柳永殁后,歌女集资为其立碑修坟,并常在清明插柳以纪念,久而久之便成了习俗。

  两者皆为传说,从史料来看,插柳一俗更多还是来源于中华民族传统的爱柳之风,南北朝时期已有记载,只是彼时多行于元旦(正月初一)。后随着佛教的传入,民间开始流传柳可却鬼之说,于是插柳开始出现在清明节日里。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就有载:“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到宋代,插柳之事已蔚然成风,清明里,人们甚至会将柳条摆上街头售卖。《清嘉录》中载:“请明日,满街叫卖杨柳。”足见此俗之盛。

  戴 柳

  戴柳之俗与插柳近似,但所求却不同。最早可见于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虿毒。”

  文中所言便是唐中宗的故事。相传其曾在一岁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并称其可避瘟疫、毒虫,随着宫外群臣、百姓效仿,加之清明节日的融合,戴柳便成了清明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到清代同治二年本《宣恩县志》中,此说法仍有记载:“清明,插柳叶于门,簪柳于首,日辟毒疫。”

  后人也将此状柳圈称作“柳冠”“柳条帽”,并逐渐衍生出戴了可以驻颜的说法。明代田汝成曾在《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过此俗:“人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亦咸戴之。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当然,驻颜自然是民间俗信。但清明游春时,柳条青青,柳叶细卷,戴在头上,衬着绚烂百花,自也多了几分青春美丽。

折 柳

  杨柳翩翩,常偕春风,恋恋不离。由此,古人常折柳相赠,借此寄情。

  一表惜别。最早在《诗经·采薇》中便有此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绵长的柳丝如离别愁绪,飘飘摇摇,随你而去。

图|王弘力 《古代风俗百图》

  二表挽留。因柳与留同音,故得此意。唐时长安灞桥两岸,十里长堤,一步一柳,李白有词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正是写的此地,风中摇曳的柳枝相互缠绕,如桥上将要分别的人,难舍难离。“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三表祝愿。柳是春的代表,碧玉妆成,带着欣欣向荣的生机。加之柳随处可活,人们便常借赠柳来祝福远行之人无论身处何方皆能顺利,有所作为,“无心插柳柳成荫”。

  除上述之外,还有服柳叶、吹柳笛等习俗。如江苏瓜州,清明晨起会以清水服七个柳叶芽,可解毒清热;上海地区则会以柳条串蒸饼糕储存,立夏日取出,相传给孩子食用可预防疰夏。吹柳笛则更常见,取嫩柳条去芯,便可吹出声响,至今仍是不少人的童年回忆。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旧俗不旧,值得留存。岁月难留,但希望每个从历史中徐徐而来的旧事都能如春堤杨柳,岁岁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