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敬之读史(二十)|风水大师顺治帝

1

  清朝有多位捡漏帝,如初期的顺治、康熙,末期的光绪、宣统。顺治帝的捡漏,要比其他三位皇帝捡得惊心动魄。他六岁登基,其帝位算是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争斗得剑拔弩张的产物。

  如果多尔衮与豪格都不妥协,清王朝难免有一场宫廷政变并演绎成生死攸关的分裂的大转折。他们迫于两黄旗大臣誓立皇子的死忠气势,让皇九子福临幸运地坐上了紫禁城里的龙椅。

  顺治帝上台了。顺势嗣统,顺势而治。

  福临称帝,多尔衮摄政。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那就是“治国顺利,实现华夏统一”。

  多尔衮是皇太极精心培育的政治强人,独擅威权,忘乎所以,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摄政睿亲王的称谓,做了皇叔父摄政王后,还要做皇父摄政王。

  这顶帽子,在满语中可能是臣下最高的爵位,不但高居诸亲王之上,而且凌驾在辅政叔王济尔哈朗、多铎之上。但在汉人看来,多尔衮就是皇上的父亲——太上皇!

  大清王朝出现了国有二主的局面。

  多尔衮经略中原,福临打破满汉界限,在面对李闯王、南明等汉人势力多重抵制的情势下,走进了紫禁城改朝换代,使清皇朝顺利传诸后世。

  顺治帝亲政十年,虽在最后的罪己诏中自责改变了崇满抑汉的既定国策,但他在新的抗清高潮出现时,推行抚重于剿的策略,重用汉臣,整肃吏治,稳定秩序,鼓励垦荒、恢复生产,是一个年轻有为的青年天子。

  顺治时代,不论是多尔衮摄政,还是他自己亲政,最大的成功就是入关后迅速吸收坚守儒家理想主义的前明官员和士大夫,进行政治合作,使中国以最快的速度从全球经济危机中率先走出,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强国。

  但是,明末泛滥的天花,蔓延到清廷,最后要了顺治帝的命。

  做了十八年皇帝的顺治帝,只活了二十四岁。


顺治画像


2

  顺治帝英年而逝,死后还被其母孝庄和他指定的四辅臣弄了一道罪己诏与十四款大罪,称他未遵祖制、渐染汉俗,几乎全盘否定了他的历史功绩。

  然而《清史稿·世祖本纪》还是说:“顺治之初,睿王摄政。入关定鼎,奄宅区夏。然兵事方殷,休养生息,未遑及之也。迨帝亲总万几,勤政爱民,孜孜求治。清赋役以革横征,定律令以涤冤滥。蠲租贷赋,史不绝书。践阼十有八年,登水火之民于衽席。虽景命不融,而丕基已巩。”

  顺治是一个受中外称赞的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曾觐见过顺治的意大利籍天主教传教士卫匡国在《鞑靼战纪》中,谈及自己对顺治帝的印象:“这个皇帝虽然年轻,但一开始治理国事就表现得深谋远虑,受到各个阶层、各个集团的赞扬,胜过了头发灰白的最有才智的大臣们。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傀儡了,在处理政务方面也表现出惊人的判断力。”

  后来,清朝第八代礼亲王昭梿以笔记的形式,在《啸亭杂录》中多有披露先人秘闻。他铺垫多尔衮在在清军入关后,对迎降的明臣“权宜用之”,故而导致不少弊政不尽然厘正,烘托出顺治帝将擅权的大臣如陈名夏、谭泰、陈之遴、刘正宗等,“无不立正典刑”。这说的是明末转入清廷的南北党争。

  而此争斗,多尔衮摄政时确实存在,但昭梿所列举的人,大多是顺治帝亲政后的亲信大学士或权臣。陈名夏于顺治八年七月以吏部尚书授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两年后改内翰林秘书院大学士。谭泰为多尔衮死后出任吏部满族尚书。陈之遴于顺治九年二月以礼部尚书授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顺治十年闰六月,刘正宗以新任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管吏部尚书事。

  他们都是顺治亲政后的新宠。参与这一场政治争斗的,还有顺治帝极其倚重的大学士冯铭、金之俊、洪承畴和成克巩等。顺治帝坐山观虎斗,经常偏袒这些擅权之臣。刘正宗和成克巩围攻陈名夏时,顺治帝还为陈氏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而想办法庇护。

  当刘正宗权倾朝野跋扈张狂时,顺治帝一次次地给他机会,谁料刘氏不领情而险被处死。刘正宗是顺治帝的文化至交,他博览群书,擅长诗律,爱好书法,笔法秀妙无伦,顺治帝凡得著名书画,经他鉴别评定后才归御府收藏,常将所得名人字画和自己作的字画及亲笔题字赐给他,御府图书题跋也多出自他手。为显示荣耀,他于安丘城大学士府内特建“御墨楼”。


3

  昭梿称顺治帝勤政之余,善于画牛,也通于禅机。

  顺治帝曾召玉琳、木陈二和尚进京,住进万善殿。顺治帝每天处理完政务之后,就前往二和尚处与他们谈论禅机,“皆彻通大乘”,“真天纵夙悟也”(《啸亭杂录》卷一)。

  刘正宗被顺治帝日见疏远,是因为他不像王熙等人那般扈驾参禅论道,而是谏阻顺治远离僧佛。孰料顺治帝因为董鄂妃之死更加沉迷,最后演了一次出家的戏。

  顺治帝是真皈依佛门,还是患天花而崩,都已成一段清谜,不是此处谈论的重点。有趣的是,这个喜好佛法的皇帝,早早地给自己找好了墓穴。

  顺治帝的陵寝即孝陵。虽然孝陵兴工开建于顺治帝死后,但墓穴是顺治帝亲自勘定的。

  某次,顺治帝至遵化打猎,看到一处地方,便勒马四顾,说:“此山王气葱郁非常,可以为朕寿宫。”

  他取下身上的一块玉佩掷之,说此处便是“佳穴”。后来,有不少风水先生说:“虽命我辈足遍海内求之,不克得此吉壤也。”

  福临出生时,皇太极说:“奇祥也,生子必建大业。”(《清史稿·世祖本纪》)

  飞马围猎给自己找墓穴,年纪轻轻的顺治帝,原来是一个很有潜质的风水大师。

  本文选自《清史不忍细读》,向敬之著,华文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作者简介:向敬之,独立书评人、明清史学者。曾任出版社、报社文史编辑十多年,书评、随笔散见《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南方都市报》《新民周刊》《上海证券报》等。出版有《细说康熙:王朝纷争六十年》《明史不忍细看》《清史不忍细读》《现场与背后》和三卷本《敬之书话》等。《大清定局》《明清破局》《康熙奇局》《雍正迷局》《极简大明史》《极简大清史》等即将出版。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