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就认这个理 >> 社科普及
就认这个理 | 【社科杂志③】树立正确党史观 旗帜鲜明划重点

  党史观是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总看法,主要包括人们对于党史的根本立场、根本观点、根本见解。能不能旗帜鲜明地坚持什么、把握什么、依据什么和反对什么,既关乎党心聚散、民心向背,也关乎国家兴亡、民族盛衰。既关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也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概括起来,树立正确党史观,重点在于“四个坚持”“三个把握”“两个依据”“一个反对”。

  一、旗帜鲜明坚持什么

  坚持党史姓党。这是党史观的基本原则。党史姓党就是要从政治高度和全局广度研究、宣传和运用党史,所有的党史研究、宣传和运用,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达此目标,就要做到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努力维护党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就要做到捍卫党的形象,坚决与一切歪曲、抹黑党的形象的错误观点、错误倾向进行斗争。就要做到坚决抵制和批驳颠覆英雄形象、消解英雄精神、质疑精神谱系的现象和观点。

  坚持人民立场。这是党史观的价值取向。百年党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是一部始终把人民立场 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 历史,是一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的历史。正确党史观赞成一切成就和荣耀都归属于人民,反对任何“精英史观”的倾向。

  坚持唯物史观。这是认识党史基本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 和支流,对于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大问题、重要人物,如果不用唯物史观进行分析,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比如,党对前30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出现过的曲折、挫折和错误,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纠正。我们看到曲折、挫折和错误的同时,更要看到前3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新中国只用3年就使国民经济恢复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水平,只用20多年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并成为受人尊重、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大国,等等。如果只见问题而忽视成就,就会陷入唯心史观的泥潭。要坚持用唯物史观看待党的历史、评价党史人物,就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简单将成功归功于个人,将失败归咎于个人,而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 待和分析。

  坚持系统思维。这是认识党史思维方法。只有坚持系统思维,才能理解和把握党史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才能解决党史发展前后的迷团,才能正确看待百年党史中路线方针政策的演变。比如,党在新中国初期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到了 20世纪80年代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鼓励民营经济和个体户发展。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后人否定前人。实际上,用系统思维就可以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奠定了制度基础。正如邓小平所言:“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 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所以,前后并非彼此割裂、互相否定,而是内在统一、继承发展。只有坚持系统思维,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端倪看大势。


  二、旗帜鲜明把握什么

  把握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主题主线贯穿党史始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党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本质体现党史特征,围绕主题和主线,党领导人民的不懈奋斗史取得伟大胜利,理论创新史取得伟大成果,自身建设史促进发展壮大,这是党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把握党史发展完整过程。历史不能割裂,也不容割裂。将党史置于中华文明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考察,才能准确把握完整过程。这就要做到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历史眼光、强化理论思维、增强大局观念、丰富知识素养、坚持问题导向,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整体思考和把握。比如,对革命时期的胜利成果,认识上趋一致,但对建设和改革两个时期的认识,则存在不同看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不能否定”。前后两 个30年,既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党史发展过程,事实求是地面对各个历史时期的种种历史事件,才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才能把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把握历史人物的公正评价。要做到客观公允、实事求是评价历史人物,就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做到“三个不能”。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尽管革命领袖的理论水平很高、斗争经验丰富、领导才能卓越,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可以不受时代条件限制。习近平总书记正是按照这把标尺衡量、评价历史人物的,其关于正确认识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旗帜鲜明依据什么

  依据两个决议。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基本依据是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个决议,是党第一次对自身历史经验作出的系统总结,为党的七大召开创造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充分条件。第二个决议是党在改革开放之后,全面纠正“左”和右的错误,将全党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的重要决策。两个决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都起到了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党心民心的作用,都为党的事业继续前进提供强大思想和精神力量。

  依据中央领导讲话精神。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依据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党史作出了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既有对党史经验和党史工作的科学总结,又将这些经验有机地融入革命斗争和治国理政的实践;既有对党史经验的客观总结,又有对存在问题的深刻剖析;既强调做好党史工作要有政治的定力、理论的积累和扎实的作风,又倡导需要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眼界;这些重要论述之间保持着有机的联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随着时代的前进构成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现实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深远的历史视野和宏阔的战略眼光,对党史进行了新的科学总结,反映了 党史研究最新成果,为新形势下做好党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四、旗帜鲜明反对什么

  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三个否定”。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果认识不到要害,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就会损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损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提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判断力。首先要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其次看是否有益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否有益于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是否有 益于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是否有益于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是否有益于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以此为标准,提升政治判断力。

   提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鉴别力。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现象,历史虚无主义产生具有深刻而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思想政治原因和历史文化原因。尽管历史虚无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形态或形式,但基本倾向都表现为全盘否定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否定民族历史文化,甚至坚持否定一切的态度和思想倾向。尤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其政治意图和政治倾向比以 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因此必须提高政治 鉴别力,深刻揭示其政治危害性、虚假性、片面性、欺骗性。

   提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执行力。政治执行力表现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只有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不断提高从政治上看待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水平。政治执行力表现在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努力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打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基础工程。政治执行力表现在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水平和能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空喊口号不行,必须不断增强实际工作本领。


  作者:金庭碧
  来源:《长沙社科》杂志、长沙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