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艺术长沙 >> 新闻动态
艺术长沙(439)|纪红建《大国制造》:共话制造业崛起的自信与豪迈

  10月20日,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纪红建长篇报告文学《大国制造》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活动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作家》杂志社、湖南省作家协会、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湖南人民出版社、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程绍武,湖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胡革平,湖南人民出版社社长贺正举出席活动。白烨、李朝全、刘颋、丁晓原、杨晓升、张陵、丁晓平、吴宝安、舒晋瑜、张子影、佟鑫、张健、贺秋菊、唐樱、周熠等专家学者共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鸿鹰主持。

  纪红建继《乡村国是》之后重新出发,在两年多的采访、创作时间里,他充分弘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调研走访了10多家制造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到一线倾听百余名工业人的故事与心路历程。《大国制造》视野开阔,格局宏大,既解密了湖南制造业风生水起的“密码”,亦是解读中国制造业迅速崛起的“样本”。

  吴义勤在讲话中表示,新时代中国制造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大国制造》是近年来中国报告文学工业题材的创新之作,深刻反映了文学界和出版界共同记录时代、书写时代的担当作为。《大国制造》洋溢着浓郁的时代精神,是有着时代温度,能够彰显中国自信、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形象的一部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也是激发我们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一部作品。

  郭义强表示,《大国制造》着眼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唱响主旋律,歌颂我国的建设成就。作品展现了中国工业人敢于担起重担、敢于向困难挑战、敢于攻克科技难关,突出工业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部全景式反映百年工业发展的工业题材新作。

  徐剑谈到,作品从“广大”处着眼,从“精微”处入手,大刀阔斧地展现中国制造业自立自强的品质,又将生动的人物故事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宏观和微观处理得恰到好处。同时,还将触角延伸历史深处,历史和现实比照,作品更显丰盈和深刻。

  新时代制造业的风生水起

  《大国制造》由《中国作家》首发,程绍武介绍,作品融合中国工业发展历史和先进制造业崛起,聚焦湖南,紧扣创新驱动发展、制造强国战略这一时代主题,走进中国制造的重点企业,以宏观的视野展现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技术革新、转型升级,从而做大做强的崛起之路,展现中国制造业艰辛的过程和自立自强的气质品质,展现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磅礴伟力。

  《大国制造》写到湖南制造业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原会长白烨认为,作品真实反映中国先进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恢弘历史,热情讴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思想风貌和为民族复兴强基固本的时代精神。作品描写的制造企业都是各自行业里的标杆与翘楚,不仅主题与题材重大,还具有弥补空白的意义。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杨晓升也提出,《大国制造》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领域。从湖南的红色文化基因和制造业的历史文化传统切入当下湖南制造业的发展,先后写了中联重科、三一集团、山河智能等湖南制造业优秀企业的突围和自主创新,并在结尾归纳总结湖南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和经验。

  湖南制造业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中国作家》杂志社纪实版编辑部主任佟鑫在阅读中得知,湖南制造业从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后来又进入新时代,形成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航空航天装备世界级产业集群,这也成为湖南制造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强大崛起的重要标志。“我的感受是,他是全域中谋一域,切入点是湖南,也不时跳出湖南,比如讲述C919等等中国制造的故事,这是纪红建叙事的一种张力,这种叙事结构也使得作品既是解读湖南制造业风声水起的密码,又是解读中国制造业迅速崛起的样本。”

  撑起企业的,是一个个工匠

  让《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主编张健印象深刻的是,《大国制造》在大量采访基础上,以人物为中心,以故事为抓手,塑造典型、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书中人物无论是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或者技术工人,都有着各自特质和精气神,从人物的言谈举止中能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时代精神。“纪红建善于活化一个人物形象,非常成功。”张健同时建议,部分章节读起来稍显沉闷,可以进一步增强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书中突出了工匠精神的发扬与传承。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很感慨,大量的工人、劳动模范在支撑整个制造业,这些人虽然看起来平常,却靠着过硬的技术支撑起高科技、高端产业、高端制造业的技术发展。

  纪红建勤奋刻苦的精神令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印象深刻。2020年他们一起去武汉采访,疫情严峻,“红建不畏艰难采访一两百个人,我非常佩服”。阅读《大国制造》,李朝全注意到最鲜明的特点还是重视人物。“书写企业成长故事时,将人和工厂、企业的成长相结合,并列的、平行的来写。每一个企业就像每一个人一样都是有人格的,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愿景。”

  在场,始终有我

  对比人文社科思维的《乡村国是》,《大国制造》更倾向于工科思维,《文艺报》副总编刘颋表示,二者相结合,才能捕捉到现代大机械制造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和关键所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张子影认为,纪红建使用了恰到好处的议论,有提问,有总结,”最重要的是这种议论需要理工领域的严谨,不容马虎。”同时刘颋建议,无论是中联重科还是三一重工,如果能稍稍加入地域气息和历史韵味,作品的纵深感会更好。

  在场,始终有我,是纪红建的创作核心。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丁晓平认为,与专家、科学家对话不是简单的事,这部报告文学跨行业,跨领域,跨科技,对不同的行业每个环节都要了解,还要把它呈现出来,体现了“我看、我问、我思”的在场感。

  谈及好的报告文学,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晓原表示应蕴含有价值的信息量——真实的、新鲜的,具有时代性的信息。“作品写到大量湖南龙头制造企业,他们的创业史、企业家的精神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道路,既有叙事,也有对题材书写的思考,整个作品的价值有了很大提升。”工业文学也是人的文学,也要遵循非虚构文学叙事的基本规律,“红建显然注意到这些,《大国制造》突出了对工业人、制造人的叙事”,丁晓原说。

  纪红建在采写《大国制造》中既深入现代制造业现场,也深入历史现场,深刻感悟到实干兴邦,创新引领未来,奋进开启新征程的时代精神,以及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背后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他期待这本书能在制造业从业人员中产生共鸣,“特别希望能在年轻人中引起共鸣,希望他们能感受到工业人面向未来,共赴制造业星辰大海的自信与豪迈。


  来源:2023年10月22日中国作家网 周茉、艺术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