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鞭炮入窗来,讶觉新春序幕开。径向镜中辞旧我,一弹衣袖不徘徊。”
小年到了。不知不觉间,喜庆的气氛开始蔓延,街头巷尾披红挂绿,年味也瞬时间浓了。
小年,也被称为祭灶节、灶王节,是年节前隆重的传统节日。
祭灶是小年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
相传,小年这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因此,人们会在这天挂灶王像,摆放清水、料豆、糖果等祭品,祈求平安和财运;此外,也有人将关东糖融化,涂在灶王爷嘴上,据说这样,他便不能向玉帝告状了。
小年祭灶,是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小年里另一个重要的习俗是扫尘土,因此小年在民国期间也叫“扫尘日”。
家家户户拆洗被褥,洒扫庭院,早归的孩子加入扫尘的队伍,家中也开始热闹起来,提前有了些过年的气氛。
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扫去的不仅是污物,也是内心积攒一年的烦恼忧愁。
小年扫尘,是对积郁烦闷心情的告别。
近代我国一些地方流传,小年“官三民四船五”,即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然在清朝中期之前,祭灶日一直是腊月二十四,起因是清朝中后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拜灶王爷,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便也在二十三日过小年,并流传至今。
当然,新年的热闹气氛无关日期。神州大地,天南地北,此时都已沉浸在迎接新春的喜庆里。
张灯团圆日,除旧迎新时。
远行的人已踏上返乡的路,沿着故土熟悉的味道,向着家的方向靠近。
抛开过去那些烦恼吧,和家人来一个拥抱,迎接新到的福气,享受温馨的团聚。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