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文明之声
文明之声 | 十六字令三首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文明之声》专栏,今天与您分享毛泽东的作品《十六字令三首》。


主播:章彦磊 (江西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

十六字令三首

作者:毛泽东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1934年到1935年


何海霞《毛主席诗意图》 1972年 作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战略转移,进行长征,经历无数艰难险阻,翻山越岭,打破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第一首,引用了民谣“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面对这样的高山,红军仍“快马加鞭未下鞍”,只在回头看时,才惊心于山的高度是“离天三尺三”,生动再现了红军藐视高山的豪迈气概。

  第二首,作者不仅用倒海翻江的巨浪来比山势的绵延起伏,还用万马奔腾的激烈画卷作比,生动描写的同时更凸显了红军部队的声势壮阔。

  第三首,作者将山比作兵器,形容高峻的山峰峭直得像一把宝剑,刺破青天剑锋却没有残缺。“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即使天要塌下来,山峰也可作巨柱支撑其中,亦有红军是擎天之柱的深刻含义。

  这三首描写山的词,跟长征中的革命斗争精神是结合在一起的,不光是对山的赞美,同时也饱含革命激情,表现出了一种雄伟豪迈的风格,具有强烈的鼓舞作用。


  来源: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
  文本:《毛泽东诗词欣赏》(中华书局 2019年1月北京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