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文明之声
文明之声|“巴蜀符号”研究的“柳暗”与“花明”(二)

  百年考古成就斐然,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开设《文明之声》专栏,为您选读普及性读物《从考古看中国》。该书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汇编,中华书局出版,全面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源远流长的理念和光辉灿烂的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今天继续与您分享《从考古看中国》一书中,“巴蜀符号”研究的故事。


主播:刘璐(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主持人)

  从读解方法和问题意识来看,对“巴蜀符号”的现有讨论绝大部分集中在出现次数较多且高像似性的少数符号,然而,学界对这些看似有理据的符号的解释也始终难以达成共识。这些符号究竟“像”什么?研究者们各有看法,有“帝星杜宇说”、“花蒂说”、“海螺说”、“女阴说”、“箭镞说”等多种解释。不同的解释往往由其使用的材料偏向所导致,研究者之解释大多朴素地从像似性中“望文生义”,彼此间难以对话。在唯材料论的研究思路和基础材料杂乱的情况下,研究者难以窥见符号印刻情况的全貌,更缺乏对“巴蜀符号”具有理论高度的总体把握。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加上邓少琴、王家祐等老一辈学者的故去,“巴蜀符号”研究一度少人问津甚至停滞,成了名副其实的“冷门绝学”。然而,“巴蜀符号”的重大价值和文化魅力始终都吸引着一批甘坐冷板凳的学者。正是他们的坚守令“巴蜀符号”的研究得以延续。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视,“巴蜀符号”研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如,管维良2010年出版的《巴蜀符号》对“巴蜀符号”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系统讨论,尤其注重学理阐释;2019年严志斌、洪梅所编《巴蜀符号集成》首次以“巴蜀符号”器物为线索,整理并以相对较高质量的图片展示了1000余个承载“巴蜀符号”的器物,在前人的基础上辨析总结出272个符号并进行了描绘和初步分类,是一部系统性的高质量集成汇编材料,为学术探讨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几乎同一时间,2018年底胡易容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课题“巴蜀符号谱系整理分析与数字人文传播研究”立项启动。课题组以跨学科团队为背景,整合包括符号学、传播学、计算机、认知神经科学在内的多学科团队,运用与此前不同的研究策略,为“巴蜀符号”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
  支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供稿: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