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党史故事专栏“信仰的力量”,并授权潇湘诗会·丝网开设《中国文明网 信仰的力量》专栏,今天为您讲述党开展整风运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故事。
1956年6月,波兰波兹南地区因工人要求未得到满足,引发流血冲突。10月,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发生持续数周的大规模骚乱,提出实行多党制、退出华沙条约。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也出现不安定因素。1956年9月起,由于城市粮肉、日用品等供应短缺,以及学生就业、复员转业军人安置遇到困难等原因,全国相继发生不少罢工、罢课、游行请愿事件。石家庄某校部分毕业生因就业愿望落空,张贴“社会主义没有优越性”等令人瞠目的标语。农村有些地方闹缺粮、闹退社,发生殴打干部、哄闹事件。知识界批评干部作风的声音也多起来了。如何面对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成为全党特别是中央领导关心的重大课题。
毛泽东运用矛盾学说来分析国内的群众闹事,他把工人罢工、学生罢课这类矛盾产生的根源,归结为官僚主义,提出了必须警惕和防止干部特殊化和脱离人民群众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逐渐成熟。1957年2月27日,他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讲话稿经补充修改后,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题,在6月19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敌我矛盾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 的方法去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普遍、深入的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3天后,毛泽东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进行座谈。他提出:党希望通过整风,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广大干部群众包括许多有影响的党外人士积极响应号召,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以及党政干部的思想作风提出了大量的批评和建议。绝大多数意见,虽然尖锐,但比较中肯,也富有建设性。比如,民主建国会中央副主任委员胡子昂提出党群关系“敬而不亲,亲而不密”;民革中央常委王昆仑提出统战部“统上不统下”是事实,但“上”是不是都统够了,也是个问题。这段时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内外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
党衷心欢迎这些善意的批评和建议。5月10日,上海《解放日报》以《大胆揭露矛盾,帮助党内整风》为题,刊登了中等初等学校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发言摘要。毛泽东阅后批语:“这一整版值得过细一看, 不整风党就会毁了。”开展整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是天下第一大事”。
5月中旬,中央在一份党内指示中指出:自从展开人民内部矛盾的党内外公开讨论以来,异常迅速地揭露了各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详细情况,我们过去几乎完全不知道。现在如实地揭露出来,很好。党外人士对我们的批评,不管如何尖锐,基本上是诚恳的,正确的,这类批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对于我党整风、改正缺点错误,大有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