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敬之读史
敬之读史(四十五)|乾隆两选低级官员入直军机处,打脸和珅

1

  军机处,可以说是雍正新政的一大改革。

  清朝立国伊始,曾在崇德元年(1636年)六月,更定内三院官制,设置大学士和学士等。

  改称皇帝的皇太极,将原来大汗智库升格为国家机构,学习中原政治,搭建起清版内阁的雏形。

  内三院设大学士四人,满汉兼半,刚林任内国史院大学士,范文程、鲍承先为内秘书院大学士,希福为内弘文院大学士。他们的品秩不高,但在皇帝的办公室工作,具有了独立性和正式性。

  大学士之称,始于唐景龙二年(708年)置修文馆大学士,此后唐朝又设集贤院大学士、崇贤馆大学士。宋沿唐制,虽有改革,但都是优礼前任宰执的荣休方式。

  明太祖朱元璋废黜丞相后,重设大学士,给自己做顾问。永乐开始,大学士组成了新内阁。虽然终明一朝,大学士只是一个五品官,但通过兼职加官,发展到明朝中后期,操纵票拟,赞襄机务,可以制约皇权了。

  明朝的大学士,成为丞相的另一种称谓。不但大学士自以为是,即便皇帝也暗许其权。大学士无丞相之名,却行丞相之实。

  然而,皇太极在建置上仿效明朝内阁,但始终不予以票拟之权,即便到了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统兵入关、问鼎燕京后,下令“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官员,俱以原官同满官一体办事”(《清世祖实录》卷五,顺治元年五月癸巳),也只让从明朝过来的大学士们处理一些无关痛痒的日常事务。职掌其事的冯铨、洪承畴对这样的权力分配极为不满。他们提出意见:“国家要务,莫大于用人行政。臣等备员内院,凡事皆当与闻。”(《清世祖实录》卷五,顺治元年五月戊午)他们不情愿仅票拟一些“官民奏闻之事”,要求“以后用人行政要务,乞发内阁拟票!”

  内阁徒有虚名,顺治亲政后有所改善,但决策权仍与内阁无涉。昭梿在《啸亭杂录》卷七中说:“国初设内三院外,其军国政务,皆付议政诸王大臣。”


2

  由满洲王公大臣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了清朝最高权力机构。

  在四辅臣时代,废止内阁,议政处一枝独秀,主持者安亲王岳乐,对威福自专的鳌拜采取迎合放任的态度,引起了少年康熙的强烈不满。

  康熙铲除鳌拜后,恢复和强化内阁,打击和压制岳乐,并将议政王大臣会议边缘化、形式化,架空成走程序的贵族元老院。

  鳌拜之后的康熙两大权臣索额图与明珠,一个是保和殿大学士,一个是武英殿大学士,权倾朝野。

  康熙二十七年二月,御史郭琇上疏弹劾明珠及其亲信大学士余国柱结党营私:“凡阁中票拟,俱由明珠指麾,轻重任意;余国柱承其风旨,即有舛讹,同官莫敢驳改。圣明时有诘责,漫无省改。即如陈紫芝参劾张汧疏内并请议保举之员,上面谕九卿应一体严处,票拟竟不之及。”(《清史列传•明珠传》)

  郭氏劾章,直指明珠种种不法。这是康熙授意南书房词臣高士奇联合都察院左都御史徐乾学草拟,报送御前修改而成。

  郭琇一劾成名,实掠了康熙主创之功。

  康熙塑造皇帝的绝对权威,重点推出南书房,向内阁夺权。后继之君雍正用兵西北,创建军机处(初称军需房),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皇帝集权的巅峰之作。

  军机处直接对皇帝负责,位在权力中枢,却不是正式官署,决断大权牢牢掌控在皇帝手中。

  对于雍正发明军机处,众所周知是针对朝廷针对噶尔战事而设的秘密机构。然昭梿却称:议政王大臣会议,“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宪皇习知其弊,故设军机大臣,择阁臣及六部卿贰熟谙政体者兼摄其事。并拣部曹、内阁侍读、中书舍人等为僚属,名曰军机章京,其升擢仍视本秩。然后机务慎毖,议政之弊始革”(《啸亭杂录》卷七《军机大臣》)。

  一、设置军机处,针对性强。雍正要革除清初以降,议政处多为贵胄世爵充斥的“议政之弊”。

  二、军机处备员,兼职任事。大臣们在军机处劳心劳力,但编制和工资仍在原单位。

  三、军机大臣,主要由皇帝的亲信重臣出任。如初任首席军机大臣者为雍正亲密战友、和硕怡亲王允祥。雍乾朝著名的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鄂尔泰、傅恒,都做过军机大臣。

  经过雍正朝的成功试验,乾隆即位后虽短暂废除军机处,但很快发现了军机处的存在对于不断集中和强化皇权的好处。


3

  军机大臣位高权重。大学士若不兼职军机处,与兼职军机处的大学士,其权势地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然而,在乾隆朝出现了两位三品军机大臣:一个是安徽休宁人戴衢亨,一个是江苏苏州人吴熊光。

  此事发生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为乾隆一大创举,打破了“自雍正中设立军机后,皆尚书、侍郎摄其职”的任职惯例。

  乾隆巡幸热河,半夜召军机大臣,却没一人前来。他又派人召僚属的军机章京。

  四十五岁的吴熊光,奉旨报到,回答问题,让已八十五岁的老人乾隆龙心大悦,决定将小吴破格擢升为军机大臣。

  没想到,一直迎合圣意的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的和珅提出了异议:吴熊光本秩为户部掌印给事中,只有五品,级别不够,不符体制。


和珅画像

  和珅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趁机举荐自己看好的侍读学士戴衢亨,戴衢亨居官四品,是乾隆四十三年殿试状元,且在军机处做了多年章京,经验丰富,堪为大用。

  和珅恃宠,直言:用吴熊光,不如用戴衢亨。

  他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有二:一、戴衢亨是他的部下,举荐就是笼络。二、吴熊光为他的政敌、领班军机大臣阿桂所赏识。

  但让和珅也没有想到是,一向对他言听计从的乾隆帝,干出了更大的出格事。

  吴熊光和戴衢亨一并被擢升为军机大臣,都加三品卿衔,学习入值,待留与新君。

  乾隆既给了和珅面子,也敲了和珅的警钟。

  军机处内,和珅虽得乾隆内侄、户部尚书福长安的支持,与武英殿大学士阿桂、东阁大学士王杰、户部尚书董诰不和,不时地向乾隆说阿桂们的坏话。但是,乾隆置若罔闻,依然重用阿桂们。

  乾隆倚重和珅,又在利用阿桂们对他进行制衡。

  制衡,就是防止权力场上的此消彼长。

  这样的制衡,导致了乾隆朝出现“三品任军机大臣”的奇事。

  然而,吴熊光只任了六个月的军机大臣,就遭和珅排挤,被外任直隶布政使,嘉庆六年擢升湖广总督,后调直隶,遭继任总督百龄弹劾,激怒嘉庆帝,一纸朱批,贬戍守伊犁,返回后得了个四品卿衔,死后无追谥以盖棺论定。

  昭梿论及他与戴衢亨的荣耀时说:“惟乾隆乙卯,军机大臣乏人,时戴文端衢亨、吴制府熊光以久任军机章京,熟习政务,纯皇帝特擢为军机大臣。以资格故,此三品顶戴,时人荣之。”(《啸亭杂录》卷七《军机大臣》)

  戴衢亨却比吴熊光幸运,他没有因为和珅倒台被诛受到牵连,而是扶摇直上,久任军机大臣十多年,官至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嘉庆帝是信任他的。

  《清史稿》本传有云,嘉庆即位伊始,“凡大典撰拟文字,皆出其手”。他死后,嘉庆不但赐予“文端”的美评,还亲临赐奠,赞誉为国家得力大臣,入祀贤良祠。

  正所谓:枢密重地赞军机,宪皇创建纯皇袭。和珅排异两荣耀,吴戴辱荣各说奇。


  本文选自《清史不忍细读》,向敬之著,华文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作者简介:向敬之,独立书评人、明清史学者。曾任出版社、报社文史编辑十多年,书评、随笔散见《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南方都市报》《新民周刊》《上海证券报》等。出版有《细说康熙:王朝纷争六十年》《明史不忍细看》《清史不忍细读》《现场与背后》和三卷本《敬之书话》等。《大清定局》《明清破局》《康熙奇局》《雍正迷局》《极简大明史》《极简大清史》等即将出版。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