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文明之声
文明之声|敦煌汉简所见中原文明向西域的传播(一)

  百年考古成就斐然,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文明之声”专栏,并授权潇湘诗会开设《文明之声》专栏,为您选读普及性读物《从考古看中国》。该书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汇编,中华书局出版,全面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源远流长的理念和光辉灿烂的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今天与您分享《从考古看中国》一书中,敦煌在汉代丝绸之路开拓进程中的故事。


主播:冯伟良(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主持人)

  在汉代丝绸之路开拓进程中,由于汉朝联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的政治需求,汉朝高度重视与西域诸国的交通往来。随着汉地使者商客到达西域,汉朝在西域屯田戍守,建立各级管理机构,中原文明逐步走进西域诸国,农业、手工业、文化礼仪制度都有广泛传播。

  汉朝出使西域面临最大的困难是食粮不继。由于匈奴的影响,汉朝使者来到西域,“非出币物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而匈奴使者“持单于一信到国,则国国传送食,不敢留苦。”有的西域国家则“度汉兵远不能至,而禁其食物以苦汉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贰师将军李广利初伐大宛,因食粮不继而中道返回,说:“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而患饥。”为了解决食粮供应问题,汉朝在西域先后建立了轮台、渠犁、伊循、车师、赤谷城等多个屯田区。西域屯田的设置,使汉朝的农业耕作技术在西域广泛传播。代表性者如水利灌溉技术在屯田区的应用,井渠法及穿井技术因地而施,提高了农业产量,保证了汉朝吏卒的食粮供给。李广利征伐大宛时特意带上水工,客观上也促进了水利技术的西传。西域屯田吏士由中原前往西域或是由西域东归内地,敦煌都是他们的必经之地。敦煌汉简忠实记录了他们的行经路程、到达地点、所持兵物、身份信息,对深入认识西域屯田状况极有价值。 


  来源: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
  支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供稿: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