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二十四节气 >> 2023节气生花
二十四节气生花|谷雨·牡丹

编者按

“二十四节气”是先民认知一岁时令、气候、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的知识体系,不仅包含民俗系统、指导农耕的时节体系,也反映自然节律变化,其中便包括应花期而时的“花信风”。2023年,潇湘诗会将于每个节气与您一同分享节气花事,静赏时光生花。

2015年7月,一首《五环之歌》凭借无厘头的歌词和琅琅上口的旋律红遍街头,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哼上两句,然而许多年轻人却不知道这段副歌旋律早在上世纪便已传唱大江南北。

1980年,作曲家唐诃、吕远与词作家齐羽受邀为电影《红牡丹》创作主题曲,通过深入了解民间艺人生活细节及“国花”牡丹的文化内涵之后,最终写就了脍炙人口的《牡丹之歌》

“百花丛中最鲜艳”“众香国里最壮观”,歌词道尽对牡丹历尽贫寒为大地孕育生机、为人间带来美丽的赞美,尽显国色天香里的妖娆春情。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四月,牡丹又开了,不为尘染,倾国倾城。每年谷雨重逢,缘起一眼,便会忆起悠悠岁月中因她而起的盛事与才情,久久难疏。

牡丹源起我国本土,至于时间则有争议。汉代前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因此有人通过宋代虞汝明《古琴疏》中“帝相元年……命武罗伯植芍药于后苑”的“帝相元年”为最早可见的关于牡丹的史料记载,即夏代第五帝“相”时期,距今4000余年。

另一说则为距今3000年左右。依据为《诗经·郑风·溱洧》中的诗句“维氏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诗句描写的是上巳节郑国青年男女游春的场景,而上巳前后,现今观念里的芍药并未开放,加之溱洧交汇处正是牡丹的发源地河南地区,因此认为诗中的芍药指的便是牡丹。


南北朝时期,牡丹在河洛地区从野原走进庭院,开始了1600余年的栽种历史。隋代皇家和高官的园林中已开始引种栽种,并集中观赏。到唐代,东京洛阳已几乎家家种植,赏花之风盛极一时,诗人刘禹锡就曾用一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生动讲述了彼时对牡丹的品赏习俗。

宋代,随着栽种技术的系统与完善,诞生了《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洛阳花谱》等一众理论专著,通过嫁接等技术牡丹的品种逐渐丰富,也愈发优质。到南宋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中,洛阳牡丹品种已超过70种。

明清时期,我国牡丹的栽培范围扩展到安徽、山东、北京、广西等多地,《松漠纪闻》中甚至出现了东北地区牡丹种植的记载,乾隆年间《洛阳县志》中所列牡丹品种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69种。


不止本土,牡丹也曾在不同阶段传向日本、法国、荷兰、印度、英国、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但不可置否都源自我国。2019年,中国花卉协会发出《投票:我心中的国花》,牡丹以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得票率艳压群芳,坐实“国花”之名,成就一场数千年的芳缘。

“谷雨三朝看牡丹。”深春谷雨,气候朝着夏日靠拢,摇摆不定,幸有牡丹妆点,巨丽之姿,玉笑珠香,不论晴雨,皆成风华。

牡丹自古被尊为“花中之王”,花大而色艳,气质典雅,寓意浓情、圆满、雍华富贵,历代称颂。不止观赏,千百年来牡丹早已浸润进中华民族的悠悠历史,从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众多方面形成体系,成为文化的重要部分,透过牡丹,足可窥得民族智慧与精神之传承。


最先便是中国古老的医药学。秦汉时期,牡丹便作为药植物载入《神农本草经》,以根皮入药,凉血祛瘀。

后世也有以牡丹花瓣制菜。明代《遵生八笺》中就有载:“牡丹新落瓣也可煎食。”在“洛阳三绝”中的洛阳水席里,头道菜牡丹燕菜中虽无牡丹之实,却仍有牡丹之名,足见人们对其看重。此外,以牡丹花瓣蒸制的牡丹露酒更是深得人心。

至于以牡丹为题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徐凝笔下的牡丹无人不爱,独占一城美景,绚烂夺目;“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偶到卖花翁处,方知一丛牡丹竟已昂贵到抵得上十户中等人家一年赋税,虽含诗人忧叹民间疾苦之意,却也从侧面印证了彼时世人对牡丹的喜爱。除此外,在国画、雕塑、音律、戏剧、服饰等艺术领域,牡丹都独享尊宠。

图|《三春韶牡丹图》清·汪承霈

当然,牡丹能被人们深藏心底,绝不止表象,更重要的是其遗世独立之品格,也是不畏权贵、坚贞无畏的化身。相传一岁隆冬,武瞾长安游苑,曾下旨:“明早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即命百花冬日齐放,为其助酒。百花均惧其权势,违时而放,只有牡丹枯枝干叶傲然挺立。武后大怒,将其贬去洛阳,不想牡丹一至洛阳即昂首怒放,武后愈发恼怒,下令以火焚烧,牡丹浴火却开得更加艳丽,亭亭玉立宛若红云,壮观异常。

由此,牡丹成了人们心中高洁的榜样,唐代诗人皮日休就曾赞咏其为“竟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在其笔下牡丹是春色将阑时,故自美丽的翩翩仙子,不畏时序更替,坚韧高洁,驱散落红难缀的失落无奈,守住人们对生机、希冀的殷切向往。



无可奈何花落去。时已春深,牡丹也总有凋谢之期,生活也总有失意困苦之时。但每个人心中都该常开一朵牡丹,存一番执着与无畏。毕竟要承举世无双之名,便也要接得住孤芳自寻的清寂。

牡丹,正是我们民族血液里坚守清平世界的担当。